才子书屋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在线阅读 - 章六七五 今时不同往日(下)

章六七五 今时不同往日(下)

    一方诸侯跟一教神使的对谈,从一开始便没有一句是废话。

    赵玉洁作为拜访者,“有求”于张京,张京作为主人,首先当然要考校赵玉洁,试试对方有没有跟他说话、谋事的资格。

    两人前半段的对话,让张京见识到了赵玉洁的智慧与心性——作为一个神使亦或者说神棍的智慧与心性。很显然,张京内心的评判是合格。

    没有这个评判,张京不会问赵玉洁的来意,不会跟对方谈冤句县。

    这段对话的核心,无疑是张京那句“赵氏来杀你之时,是否会听你这些废话”。这句话张京必须要问,因为问题不可回避——他与赵玉洁都不能。

    现如今,张京虽然是忠武节度使,坐拥大片中原腹地的一方诸侯,对朝廷的指令阳奉阴违,但并没有割据自立,明面上依然是大晋之臣。

    他是有退路的,倘若来日形势所迫,他大可以做个大晋忠臣。

    而赵玉洁是板上钉钉的赵氏叛女,跟赵氏矛盾极深,赵宁不可能放过她,如果赵氏真的要灭她,那么她除了躲藏还有什么应对之法?

    赵玉洁的回答是焉知赵氏不会受神光度化,跟她一起信奉金光神。

    这话的真意是,只要金光神信徒够多,势力够大,影响力够广,且立身正派,受百姓认同,赵氏也不能随意拿她怎么样。

    就像他张京身为一方诸侯,现在就不能贸然拿捏赵玉洁一样。

    若是立身正派的金光教真的势力大到一定程度,对人间良好秩序、国家长治久安有显著作用,那连朝廷也要借重几分。

    这就是所谓的一起“信奉”金光神。

    当然,就眼下而言,金光教还远没有这个势力。

    如果有,赵玉洁就不必来见张京。正因为没有,赵玉洁今日才会出现在这里。她出现在这里,就是要跟张京联手做些什么。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双方有没有合作必要。必要就是互相能为彼此提供什么,最好是除了对方别人无法提供的东西,最终大家能从合作中得到什么。

    唯有各取所需,合作方有基础。

    赵玉洁抛出的第一个筹码,是冤句县。

    冤句县不只是一个县城,它是忠武军与义成军对峙的前线,是张京与耿安国势力范围的分割线,是决定曹州归属的重要核心。

    故而重要的不是赵玉洁要救冤句县众生,而是张京让她救着之后,张京能得到什么。

    赵玉洁回答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何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张京罢兵归镇,让冤句县不受兵祸,免遭生灵涂炭,是为施恩。作为回答,赵玉洁将带着冤句县投靠张京,让张京兵不血刃获得冤句县。

    赵玉洁有这个能力吗?

    之前或许没有,但在她走了一趟冤句县,于冤句县传教成功,使城外流民、刘晃张有财等冤句县本地大势力成为神教信徒后,她就有了。

    神教信徒,当然得听她这个神使的号令。

    况且这对刘晃、张有财等地头蛇有益无害,他们没道理不拥护。

    就算他们因为某些原因不想投靠张京——譬如说被耿安国收买了,也无法在事实上不投靠,因为城外有大量已是神教信徒的流民,他们可以轻易杀进城。

    赵玉洁的筹码令张京满意了吗?

    满意了。

    但还不够满意。

    张京想要更多。

    所以他问神光是否真的能够普照四方——金光教的势力到底就有多大,能否助他征伐四方,吞并邻镇。譬如说,河阳。

    赵玉洁的回答很有自信:不用怀疑。

    屏退左右后,张京让赵玉洁落座。

    下面的谈话很重要,双方既然有了合作可能,一直让人家站着当然不好。

    赵玉洁没有落座,甚至没有动。

    她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张京,宛如一尊悲悯世人的神灵雕像。

    张京明白赵玉洁这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略作思量,便断然起身,离开座位来到堂中,拱手跟赵玉洁见礼:“神使慈悲,为冤句县百姓不惜远道而来,本帅甚为感佩,还请入座相叙。”

    自赵玉洁来到厅堂,张京一直高居主座。

    赵玉洁要的,就是对方从主座上下来,跟自己见礼。

    不见礼,就是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没有尊重,如何合作?即便合作,也是一主一从。而这,显然不是赵玉洁想要的。平等关系不在一开始就确定,往后将会很难掰正。

    “无量神光。廉使心存仁善,此乃藩镇百姓之福。”赵玉洁双手合十。

    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不吝夸奖对方一句:你因为我慈悲而对我以礼相待,说明你自己也是良善之人。

    从见面到此时,赵玉洁一直在说仁善、良善,这是刻意强调,为的是给以后两人合作打下基调、明确方向,即以仁善为行事旗号,收拢人心、壮大霸业。

    彼此入座,张京吩咐了茶水,此刻他反而不着急了,也没有一开始就问赵玉洁如何助他吞并邻镇,而是慢悠悠的饮起了茶。

    他这是给谋主郭淮说话的时间。

    自家人知自家事,张京不缺自知之明,论深谋远虑细节算计,他不如郭淮,之所以把郭淮留着,就是要对方发挥作用,履行自己谋主的职责。

    郭淮当仁不让,摆摆衣袖,喟叹一声,望向门外天穹,满脸忧虑苍生之色:

    “自国战以来,天下纷扰,祸乱横生,齐朝覆灭之后,群雄并起,各行其是,彼此攻伐,经年不休,百姓如陷油锅,生不如死,委实可叹。

    “当此社稷动荡、江河翻覆之际,被天下人寄予厚望的新朝大晋,却不思安定宇内重塑太平,反而再掀争端置黎民于水火,扩大动-乱,着实令人扼腕。”

    说到这,他转头看向赵玉洁,正色道:“当今天下,魏氏以世家为中坚,杨氏以寒门为羽翼,而赵氏求之于公平正义,各有其道,以此争雄。

    “神使行走四方,见多识广,且身有大智,不知如何看待世道风云?”

    这话说完,厅堂一片寂静。

    赵玉洁眸底有精芒一闪而过。

    在来之前,张京在她心中不过是一个兵强马壮的节度使罢了,骄横跋扈妄动刀兵,在与临镇的利益纠葛中你争我夺,并没有多高的眼界与多远的规划。

    走到哪儿算哪儿。

    亦或者是跟其他藩镇节度使一样,一味信奉军力,心里想着“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而现在,郭淮一开口,不提吞并临镇,不关心一战一地的得失,而是口述四方大势,询问天下风云,这说明他们的眼界已不在一镇一地,而是囊括八方。

    由此可见可见张京心胸之大、所求之高。

    一言以蔽之,大争之世,张京不甘人后。

    他至少也如魏氏、杨氏一样,有问九鼎轻重的打算!

    要问九鼎轻重,就得有自己的奋斗路线。

    魏氏重世家,杨氏重寒门,赵氏重公平正义,那么他张京该有一面什么样的旗帜,该去团结哪些人,才能在与这些大势力的争雄中不落下风?

    这是大方向,是根本问题。

    赵玉洁不由得高看张京一眼。

    这当然是她想看到的,在往后一段时间内,双方要携手并进,若是对方太蠢志向太小,很多事反而不好做。

    至于天下大势,曾经在事实上执掌过齐朝内阁,还率领百万大军征战过中原、河北的赵玉洁,岂会没有见解?

    “自古秦兵耐苦战,关陇之民尚武成风,自古便多强军猛将,魏氏本可借此成就大业,但世家已是明日黄花,如今之盛不过回光返照,故此不值一提;

    “寒门方兴未艾,杨氏看似如日中天,但江南地广人稀,吴越之民善于生财,却不如燕赵之人悍勇,纵有沙场一时之胜终究后继乏力,难以问鼎中原。

    “方今天下,唯一可虑者,不过赵氏一家而已。”

    赵玉洁说这些话的时候,神色如常语气平淡,但身上的气质却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言谈之间,平生一股天下豪雄皆为土鸡瓦狗的熊罴之气。

    这一刻,她仿佛回到了崇文殿,回到了中原战场,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她好似不再是超然出尘的神教神使,而是横扫千军的悍将,翻云覆雨的权臣。

    她的这副面貌,让张京与郭淮都不由得心神一震。

    “却不知赵氏能否成为最终胜者?”郭淮对赵玉洁的话并不完全认同,但也认为颇有几分道理,故而顺着对方往下问。

    赵玉洁淡淡道:“能,也不能。”

    郭淮问:“何谓能,何谓不能?”

    赵玉洁:“若无神教与廉使,赵氏自然能。若神教与廉使合力,则其不能。”

    郭淮微微一笑:“其不能的根本何在?”

    “在其作茧自缚。”

    “此茧为何?”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也能是茧?”

    “拼尽全力追求而又注定无法实现的东西,当然是茧。”

    “公平正义注定无法实现?”

    “不能。”

    “为何?”

    “百姓大多愚昧少智,读书太少,鼠目寸光,自私狭隘。”

    “那又如何?”

    “那便注定不可能透彻理解何为公平正义。”

    “何谓公平,何谓正义?”

    “公平是克己,正义是奉公。”

    “神使此言一出,天下人岂不是都理解了?”

    “未必真的理解。就算理解,便能做到吗?”

    “一定做不到吗?”

    “你能做到,你确定别人也能做到?”

    “这......”

    “别人做不到,自己一味去做,吃亏的就是自己。”

    “此言有理。”

    “自私是人的天性,享受是人的本能,有此二者,公平正义无法实现。”

    “有简单的吗?”

    “有。”

    “是什么?”

    “善。”

    “有多简单?”

    “理解起来简单,做起来也简单。”

    “何谓善?”

    “一饮一啄为善,一粥一食为善,一笑一言也可是善。”

    “善很容易做到?”

    “富甲一方者,施舍乞丐一个铜板,有多难?比克己奉公难吗?穷苦人家给口渴路人一碗水喝,有多难?比捡到一锭金子交公难吗?”

    “这......神使大智!”

    郭淮击节大赞,忍不住起身离座,向赵玉洁拱手一礼,以表受教。

    他并不完全认同赵玉洁的话,但其间的精妙之论,已是足以让他佩服对方。

    张京听得是如痴如醉又精神焕发,末了摸着下巴眉开眼笑:

    “本帅现在终于明白,为何自古以来征伐天下的枭雄明主,都绝口不提什么大同世道,而要以仁善为旗帜了。神使高论,本帅茅塞顿开。”

    赵玉洁收敛神色,低头合十,庄严而平静地道:“无量神光。

    “愿神光所照之地,善德存于每个人心中。若得如此,人间即便不是神国,也当是一方净土。”

    张京站起身,学着对方双手合十,摆出一副虔诚的样子:“愿金光神能度化世人,他日若本帅君临天下,当奉神教为国教!”

    此时此刻,他意气勃发胸怀敞亮,看清了自己身前的方向,也终于有了跟赵氏拍案的底气!赵氏让他不得进攻河阳的命令,他可以抛诸脑后了。

    赵玉洁起身还礼,不悲不喜:“廉使仁善,功德无量。”

    赵玉洁用几车粮食的代价,不仅让冤句县成为神光照耀之地,也完成了金光教身份的华丽转变,从这一刻开始,金光教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只是,当她双手合十低眉敛目,回张京的礼时,眸底却有一抹隐藏极深的嘲弄与讥讽。

    末了,张京问赵玉洁:“不知神教眼下拥有多少信徒?”

    张京选择跟赵玉洁合作,是因为认可赵玉洁的智慧,看到了神教的潜力,知道这对他的霸业帮助极大。

    作为一方诸侯,张京征伐四方的手段很单一,大军攻打而已,费时费力费财还费人。

    而若是通过尊崇神教获得神教信徒的认同,很多战斗都能轻易解决,很多地方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能够驱使的力量也不再局限于大军。

    这是张京最看重的,相比较而言,金光教目前的信徒数量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他笃信金光教必然快速壮大,所以这个问题等到了现在才问。赵玉洁的回答让张京怵然一惊:“已过百万。”

    “怎么会这么多?”张京大感匪夷所思,很怀疑这是赵玉洁信口胡诌,借此彰显自己实力不凡,“据本帅所知,神教出现不过短短几年。”

    赵玉洁道:“神教能快速壮大,根本是因为神光无量,而直接原因则是各地兵祸连连、烽火不休,受苦受难朝不保夕的人太多。”

    兵祸之下,最遭殃的当然是平民百姓,但如刘晃、张有财这种地方大户,也难免一日三惊,经常面临被大军吞噬的危险。

    张京哑口无言。

    这好像是在嘲讽他们这些节度使穷兵黩武,为一己之私置天下苍生于水火。

    无论如何,今日这场会晤,张京跟赵玉洁都收获满满,各自十分满意。

    日落西山之时,赵玉洁婉拒了张京宴请的好意,离开了节度使府,张京跟郭淮一起将其送到大门口。

    夕阳金黄的余晖洒在街旁的坊墙上,灿烂绚丽,眼看着赵玉洁汇入人流,在光影粼粼的长街中渐行渐远,张京生出许多感慨。

    赵玉洁孑然一身的来,孑然一身的走,形单影只,孤零飘忽,如秋风中的落叶,寒冬里的雪花,在这纷纷扰扰的世间格外超脱,又无比脆弱。

    她明明看着不食人间烟火,仿若世外高人,却偏偏又在做着入世的事,反手间左右一镇兴衰,步履中影响天下风云,一举一动都有百万之众云集景从,强悍得犹如参天巨兽。

    “天下竟有这等奇人,实在是让我辈汗颜无地。”

    郭淮文人sao气发作,目视着人海摇头晃脑的感叹,“尘世如潮人如水,名利富贵惹人醉,皇图霸业转头空,可叹江湖几人回。”

    张京瞥了自己的谋主一眼,不怎么乐意对方这番消极的感慨,不过文人sao客自古如此,他也懒得多说什么,况且他心中并非没有相似的感叹。

    谁能想象,眼前这个光芒万千的神使,曾是一个吃不饱饭的乡野丫头?

    谁又能知晓,这个历经浮沉的女人,挖空心思四下传道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她曾位极人臣富贵荣宠,她曾跨过山川掠过人海,她曾经所拥有的一切都已飘散如烟,立足山巅,置身谷底,千锤百炼,她倒下过,最后都站了起来,富贵与困苦无不让她受益良多,而今,她再次踏上了堂皇之道,大步向前。

    她会走向何处?

    她究竟要做什么?

    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她的心是怎样的?

    在外人看来,凡此种种皆为谜团。

    “廉使,这个昔日的赵氏叛女如今的金光教神使,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郭淮一通感慨之后,转身问张京。

    张京轻笑一声:“这种人不必用好坏来划分,关键只在于是敌是友。”

    说到这里,他挥了挥手,“她赵氏叛女的身份要尽量保密,今日见过她的人都得下封口令,我还不想让赵氏这么早知道我跟他们的叛女联手了。”

    郭淮点头答应。

    长街尽头,负责接应的小蝶等到赵玉洁走过身前,迈步跟了上去。

    赵玉洁将跟张京会晤的情况,简单跟她介绍了一番,算是宣告事情成功。

    小蝶知道赵玉洁此行必然成功,她从不怀疑对方的实力。

    当然,她也是普天之下,唯一知道赵玉洁真实打算的人。

    跟在白衣胜雪的赵玉洁身后,穿梭于好似没有尽头的匆匆人流之中,看着如血夕阳在挂在城楼的飞檐上,让一方城池明暗交错光影并存,小蝶略感恍惚。

    群雄如草芥,神使不曾正眼相看,诸侯如牲口,被神使任意驱使,倘若这天下是一道棋盘,众生皆为棋子,那么有资格与神使坐而对弈的,世间唯有一人。

    他们的棋局未来会是什么样?

    在未来,他们还会不会是敌人,会不会是对手?

    如果是,他们之间是否会有胜负?

    谁能成为胜者?

    ......

    旬日之后,郭淮带着张京的军令,亲自来到冤句县。

    他向冤句县百姓宣称,忠武节度使张京得金光神在梦中教诲,深感冤句县百姓深受兵祸之苦,悔恨不已,次日得见金光教神使,一见如故,又闻神教教义,醍醐灌顶,遂皈依神教。

    为解冤句县黎民之倒悬,本着仁善之念,节度使与神使商议后,决定将留在曹州的那部分兵马撤回本镇。

    既然节度使已经是神教之人,那么神教信徒皆为手足,节度使在汴梁境内划出了一片区域,用于收拢冤句县城外的流民,他们只需过去就有耕地可种。

    ——中原兵祸经年,百姓死伤无数,许多田地都荒芜了。

    此言一出,冤句县满城沸腾,纷纷大赞张京仁善,转头又聚集在一起,虔诚向站在城头的白衣神使跪拜,齐声吟诵无量神光。

    义成节度使耿安国,见张京彻底退出了曹州,不仅没有趁机攻夺冤句县,反而也撤回了兵马。

    原来,耿安国在跟张京沙场交锋的时候,青州的平卢军节度使王师厚,联合兖州防御使集结重兵,已经开始威胁郓州州境,耿安国无力两线作战。

    乾符末年,耿安国以下克上夺取郓州的时候,曾将缴了械的数万不愿归顺他的官军驱赶出境,让他们流落到了兖州、青州一线,给王师厚与兖州防御使造成了不少麻烦。

    眼看耿安国跟张京开战,师老兵疲,他俩怎么会放过大好机会?报复是一方面,趁机攻占耿安国的州县,扩大自己的地盘才是核心诉求。

    金光教在齐鲁之地也有信徒,消息灵通,张京面前横着一个耿安国,无法及时得知更远处青州、兖州的情况理所应当,所以这事得以被赵玉洁利用。

    事后,张京并没有怪罪赵玉洁,反而相当高兴,因为经过此事他确定了,金光教的信徒真的是遍布各地。

    张京跟赵玉洁联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是谋划夺取河阳节度使的地盘。

    对河阳节度使,张京是痛恨已久,对河阳之地,他更是早就垂涎。

    金光教不杀人,也不做违背教义的事,他们只行善积德,故而神教在河阳的信徒不可能拿起刀兵,去攻杀各个城池的守军,跟张京的大军里应外合。

    帮助张京拿下河阳,金光教有它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