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4

分卷阅读134

    家不同,而我们家又是从你们父亲这里开始分宗出来的,所以,除了祭田之外,也应该有族产和祖产。关于祭田,你们父亲生前已有安排,我不多嘴。但是这族产和祖产,你们兄弟俩可有章程?”

贾琏和贾琮齐齐起身,道:“但凭老太□□排。”

邢夫人就道:“既然如此,除祭田之外,公中的田产、铺面、宅院等,分成十等份。族产三份,祖产两份,你们兄弟每人两份,最后一份的出息则作为我的养老钱,我活着一日就受用一日,我百年之后则归入祖产。你们可有异议。”

贾琏贾琮都没意见。

邢夫人又道:“剩下的,不过是太爷的爱物,除去留给你们meimei的念想之外,其余的一分为二,你们兄弟二人平分。”

田地宅院重家族,私人财物重公平。

邢夫人的分配完全符合世俗常情。

在诸多人等的见证下,遗产分配开始了。贾琏且不消说,贾琮得到的财产,包括其母的陪嫁,价值七十余万。

因为贾琮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功名,所以金银珠宝、古董玩器、字画摆件等物,他自己收着,而田地庄园他只留了地契,管理上贾琮当众托付给了嫂子。

他还要走科举呢,眼下实在是分不开身。

分家分产之后,京兆府出具文件,除了公证之外,还要重新开具户帖。贾琏手里的那份户主之名要改为贾琏,另外还要给贾琮开具新户帖。

户帖下来之后,贾琏贾琮兄弟二人就能以自己的名义添置田地产业了。

至此,距离迎春进宫已经整整七年,七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如果说七年下来最大的变化,不是皇帝终于在与太上皇的争斗中胜出让朝堂为之一清,而是贾琏王熙凤在山东置办下的无数田庄产业量变引起质变带来的更加复杂的变化。

贾琏王熙凤的庄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座庄园里都有蒙学堂,只要是庄子上的人,无论男女都要上学。

当然,那些腐儒之流肯定是不屑于去这样的学堂做老师的,还有的腐儒看见自己的学生出了学堂就去工坊里做工,甚至会破口大骂有辱斯文。

但是阳明子弟就没有这个忌讳。

比起读书的尊贵,他们更看重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即便学生只在他们这里读三五年的书,认得三五千的字,然后学点打算盘的本事,他们也教。他们甚至亲自入工坊体验生活。

在不知不觉间,贾家庄子上的学堂成了阳明学派的阵地,贾家的学堂也让阳明学派深入民间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有了民众基础。

然后,经过七年的累积,他们就跟衍圣公府怼上了。

阳明学派本来就看不上衍圣公府,觉得衍圣公府不过是占了姓氏的便宜,其实于国于民根本就没有什么贡献。

衍圣公府气得直跳脚。

可是山东的百姓呢?衍圣公府子弟的行事,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再看看阳明学派的行事,山东百姓的心,也有了偏向。

阳明学派在北方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南方,他们也开始了活动。

阳明学派的老根据地本在浙江安徽一代,但是,林如海远赴岭南之后,贾敏也学王熙凤置办庄子开学堂。

林如海支持,举双手双脚地支持。

就连林黛玉也成了岭南第一家女子学堂的先生——后来她还成了这座学堂的山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阳明学派在黄河流域、秦淮流域、钱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获得民众基础的时候,变革的契机也在不知不觉间到来。

这里皇帝好不容易斗倒他亲爹,结果他的几个儿子即将弱冠,也开始了折腾,皇家陷入了又一轮的权力之争。

皇家内斗不休,但是,文武百官已经受不了了。

百姓也受不了了。

当皇帝被他的儿子和兄弟联手逼宫的时候,王子腾带领京营的将士们冲进了皇宫。

几位造反的王爷被幽禁,皇帝本人也被逼退位,不久之后因为一场风寒去世,几位后妃也被勒死。

为了保持朝堂的稳定,其实还是利益分配不均,最后,王子腾牵头,扶持迎春宫里的年仅四岁的十一皇子上位,迎春以新帝养母的身份被拱上新任太上皇后的宝座。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迎春之所以能上位,还是因为她性格软弱好掌控。

国朝正式进入君主立宪制。

皇室从此大权旁落,成了国家和权力的吉祥物。

作者有话要说:  贾母不是不疼探春,而是她若是给了探春却不给王夫人,就等于是让王夫人记恨探春。这会让探春在婚姻上吃大亏。

特别说明。

过继女儿跟过继儿子不同,过继儿子需要讲究同姓,要从同宗里面挑选嫡子。过继女儿,不需要讲究这么多。

特别说明。

问一下,下一卷,大家想看谁的?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银河星爆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岁月流年20瓶;不死鸟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4章

史湘云番外

如果说小的时候,史湘云不止一次羡慕贾家的女孩子,恨不得自己也是贾母的孙女的话,那么,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她把当初大观园里的日子视为自己人生中的污点,不过后来,她又开始怀念在大观园、在贾家的日子。

那时候,她已经人到中年。

史湘云嫁得很早,登上花轿的时候更是满心不情愿。可是她叔父亲自送嫁,又把她看得很紧,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她丈夫也算是青年才俊了,才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正预备着考举人。虽然她自己不以为意,可是她夫家的人却很自豪。

事实也是,她的丈夫并不是贾珠,她嫁过去的第二年就考中了举人。

然后,她的丈夫就谋求了一个职位,做官去了。

后来想起来,史湘云就无比后悔,为什么一直怀念着大观园,为什么不坚持跟丈夫一起赴任?她本来就不是长子媳妇,只要说几句软话,婆母一点头,她就能跟着丈夫离开,然后当家作主经营自己的小家。

当初为什么没有要求,史湘云已经不记得了。她只知道,她的丈夫在外面做官,一直做官,然后她守在婆母面前,她丈夫在外面纳了妾,她也不知道。

晚年的史湘云想起来,就想笑。

是啊,那个时候她怎么一点警觉性都没有呢?

后来史湘云才记起来,似乎那段时间正好是贾家出事的时候,她担心贾宝玉,不免在婆母和妯娌面前露了行迹,然后她